行业资讯
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12-20
中国养老机构注册量五年内锐减七成
2024-12-2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民政部颁布实施《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2024-12-05
为什么都说日本养老产业世界领先?
2024-12-03
日本智慧型养老成果
2024-12-03
全面分析丨养老护理人才现状及问题(来自搜狐网络文章)
2024-12-0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强化支持举措助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2024-12-03
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出台政策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2024-12-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2024-12-03
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
2024-12-03
为什么都说日本养老产业世界领先?
时间:2024-12-03 04:01:59 点击:171 次
近年来,中国老年人口人数和占比持续增长,老年人身体与认知机能的退化加剧,二者共同激发对于老年辅具的刚性需求,为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政策利好也为辅具市场发展加速赋能。本期我们将目光投向日本,探究其老年辅具产业为何能够获得系统化的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2.6%(中国目前的比重),2019年,这一比例达到28%。
在如此的人口状况之下,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了养老事业的布局,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解决养老金来源问题,1963年颁布的《社会福利法》着重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后来的《老年保健法》、《生活保护法》等法案共同构建起政府、家庭以及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养老体系。一系列规划战略如1986年《长寿社会对策大纲》、1989年《老年人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1995年《高龄社会对策大纲》等则是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引导扶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成为了较早布局养老事业和老龄产业并获得相当发展的国家之一。
日本采取“三支柱”支撑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国民年金,所有20周岁以上公民强制缴纳,个人与政府各负担50%;第二支柱为厚生年金、共济年金,即企业年金,企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强制缴纳,员工和雇主各负担50%;第三支柱为私人养老保险,企业与个人自主选择投保。日本的养老保障体系覆盖率较高,企业年金的渗透率可以达到63%。
日本介乎保险制度则是解决其养老照护服务支付问题的主要方案,也是日本养老产业运作的基石之一。
2000年,日本颁布《介护保险法》,规定国民40岁起支付介护保险金,(若无癌症等重大疾病)从65岁起可根据其介护评级享受相应的介乎服务(包括居家照护、居家康复治疗、辅具租赁等服务),服务由介护机构提供,而这一部分保险金的50%由政府承担,另外50%则分别从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共济年金中抽取,在介乎保险制度的支持下,老人在享受护理服务、租赁购置辅具时便只需承担10%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其接受照护的能力,这就从需求端层面为老年护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日本的老年辅具产业同样获得了系统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日本政府在多个层面扶持辅具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极其注重辅具的技术和产品研发,1993年,《关于促进福利用具研发及普及的法律》要求通产省为民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促进老年用品的研发和使用。特别的,移动辅助、步行助力、自动排泄处理、健康监测、走失监视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成为了重点扶持对象。
此外,养老机器人在日本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护理机器人被视为应对介护人员短缺问题的有效工具,参与研发护理机器人的企业能够获得三分之二研发费用的补贴;与中国类似,养老机器人的高昂费用同样非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因此这些设备大多配着于拥有政府补贴的养老机构中,机构仅需承担30%的费用,其余都由补贴补足。
而面对老年产品的质量问题,政府又推行“银色标志制度”,让由消费者、生产者代表以及相关学者组成的“银色标志认证委员会”,审核认证并公示质量达标的老年产品,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购置的指南,又为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导。
日本对于介护服务人员具有严格的技能要求和审核认证制度,福祉用具相谈员资格证、上门介护资格证和介护专门员资格证需要逐级考评获得,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为老人制定完整的介护方案,承担包括辅具的适配、安装、用户培训在内的服务工作。
日本的辅具研产企业则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日本走在了世界高端老年辅具产业发展的前列,其辅具产品呈现出品类多样、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拥有先进成熟的智能辅具技术。养老机器人是日本老年辅具市场中的热点门类,日本许多企业和实验室涉足这一产品品类的研产,诸如日本NEC公司、Cybernics已经是世界老年机器人市场的头部玩家。
日本社会组织也在辅具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日本福利用具及生活支援用具协会由相关企业组成,承担产品安全性和标准评价、外国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流通咨询等工作,为日本的辅具产业发展提供赋能。
辅具租赁市场满载活力
日本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辅具租赁生态。介护保险制度覆盖13大类、上千种辅具产品的租赁服务。由于租赁辅具价格较低并且符合环保要求,许多老人选择以租赁方式实现必要辅具的配备使用,日本头部护理床生产商八梦乐生产的产品有40%用于租赁,辅具租赁所则是达到了6000多家,既有以社区为服务范围的小型租赁所,也有像山下公司这样覆盖全国的大型租赁服务商。
日本有着统一的辅具洗消标准,大型辅具租赁公司拥有自己的洗消工厂,而小的社区租赁所则将这一环节外包给专门的洗消工厂。每件完成洗消的辅具部件都会贴上专属二维码,其中记录经手过它的每位工人的工作信息,保证可溯源。
HAL
HAL(Hybrid Assistive Limb),即“混合辅助肢体”,是日本公司Cyberdyne研产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行动不便之人完成站立、行走、抓握、举重等动作,基本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补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身体机能缺陷。HAL在2013年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2018年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正式投入美国医疗复健市场。
Resyone
松下电器作为日本的大型电器制造企业,在护理机器人的研发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Resyone是松下研制的一款能直接变为轮椅的床,解决了行动不便的失能老人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的难题。
Paro
Paro是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一款针对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逻辑治疗机器人,是利用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一款交互式机器人。Paro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者的狂躁心理,激发他们与护理人员的交互,已经通过了FDA认证,在德国其上门护理被纳入了医保范围。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其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了12.6%(中国目前的比重),2019年,这一比例达到28%。
在如此的人口状况之下,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了养老事业的布局,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1959年的《国民年金法》解决养老金来源问题,1963年颁布的《社会福利法》着重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后来的《老年保健法》、《生活保护法》等法案共同构建起政府、家庭以及社会多主体参与的养老体系。一系列规划战略如1986年《长寿社会对策大纲》、1989年《老年人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1995年《高龄社会对策大纲》等则是对养老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引导扶持。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成为了较早布局养老事业和老龄产业并获得相当发展的国家之一。
日本采取“三支柱”支撑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为国民年金,所有20周岁以上公民强制缴纳,个人与政府各负担50%;第二支柱为厚生年金、共济年金,即企业年金,企事业单位及其员工强制缴纳,员工和雇主各负担50%;第三支柱为私人养老保险,企业与个人自主选择投保。日本的养老保障体系覆盖率较高,企业年金的渗透率可以达到63%。
日本介乎保险制度则是解决其养老照护服务支付问题的主要方案,也是日本养老产业运作的基石之一。
2000年,日本颁布《介护保险法》,规定国民40岁起支付介护保险金,(若无癌症等重大疾病)从65岁起可根据其介护评级享受相应的介乎服务(包括居家照护、居家康复治疗、辅具租赁等服务),服务由介护机构提供,而这一部分保险金的50%由政府承担,另外50%则分别从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共济年金中抽取,在介乎保险制度的支持下,老人在享受护理服务、租赁购置辅具时便只需承担10%的费用,大大提高了其接受照护的能力,这就从需求端层面为老年护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日本的老年辅具产业同样获得了系统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日本政府在多个层面扶持辅具产业的发展。日本政府极其注重辅具的技术和产品研发,1993年,《关于促进福利用具研发及普及的法律》要求通产省为民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促进老年用品的研发和使用。特别的,移动辅助、步行助力、自动排泄处理、健康监测、走失监视等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成为了重点扶持对象。
此外,养老机器人在日本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护理机器人被视为应对介护人员短缺问题的有效工具,参与研发护理机器人的企业能够获得三分之二研发费用的补贴;与中国类似,养老机器人的高昂费用同样非普通家庭能够承担,因此这些设备大多配着于拥有政府补贴的养老机构中,机构仅需承担30%的费用,其余都由补贴补足。
而面对老年产品的质量问题,政府又推行“银色标志制度”,让由消费者、生产者代表以及相关学者组成的“银色标志认证委员会”,审核认证并公示质量达标的老年产品,既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购置的指南,又为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引导。
日本对于介护服务人员具有严格的技能要求和审核认证制度,福祉用具相谈员资格证、上门介护资格证和介护专门员资格证需要逐级考评获得,这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为老人制定完整的介护方案,承担包括辅具的适配、安装、用户培训在内的服务工作。
日本的辅具研产企业则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日本走在了世界高端老年辅具产业发展的前列,其辅具产品呈现出品类多样、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拥有先进成熟的智能辅具技术。养老机器人是日本老年辅具市场中的热点门类,日本许多企业和实验室涉足这一产品品类的研产,诸如日本NEC公司、Cybernics已经是世界老年机器人市场的头部玩家。
日本社会组织也在辅具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日本福利用具及生活支援用具协会由相关企业组成,承担产品安全性和标准评价、外国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流通咨询等工作,为日本的辅具产业发展提供赋能。
辅具租赁市场满载活力
日本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辅具租赁生态。介护保险制度覆盖13大类、上千种辅具产品的租赁服务。由于租赁辅具价格较低并且符合环保要求,许多老人选择以租赁方式实现必要辅具的配备使用,日本头部护理床生产商八梦乐生产的产品有40%用于租赁,辅具租赁所则是达到了6000多家,既有以社区为服务范围的小型租赁所,也有像山下公司这样覆盖全国的大型租赁服务商。
日本有着统一的辅具洗消标准,大型辅具租赁公司拥有自己的洗消工厂,而小的社区租赁所则将这一环节外包给专门的洗消工厂。每件完成洗消的辅具部件都会贴上专属二维码,其中记录经手过它的每位工人的工作信息,保证可溯源。
HAL
HAL(Hybrid Assistive Limb),即“混合辅助肢体”,是日本公司Cyberdyne研产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帮助行动不便之人完成站立、行走、抓握、举重等动作,基本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补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身体机能缺陷。HAL在2013年成为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2018年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证,正式投入美国医疗复健市场。
Resyone
松下电器作为日本的大型电器制造企业,在护理机器人的研发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Resyone是松下研制的一款能直接变为轮椅的床,解决了行动不便的失能老人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的难题。
Paro
Paro是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一款针对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患者的神经逻辑治疗机器人,是利用动物辅助治疗方法的一款交互式机器人。Paro能够有效减少使用者的狂躁心理,激发他们与护理人员的交互,已经通过了FDA认证,在德国其上门护理被纳入了医保范围。